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Elijah Mission

《我在以利亞使團的日子》

創立以利亞使團之前,我曾經歷一連串的復興更新,那是在香港教會經歷復興的九零年代。記得我在90年加入中神基福部作導師時,感到自身能力經驗的不足,便不斷祈禱求主復興我。不久在一位外國牧者來學院帶領聚會,我回應除去肉體情慾的呼召,並在接受牧者為我禱告服侍時經歷了聖靈的澆灌,從此更有信心為香港教會求更大的復興。


上帝明白我在事奉上內心的燥動與對自我要求的壓力,因此優先處理我的心靈,讓我更有能力去事奉祂。92年中神的一位老師教導「內在醫治」培訓課程,我作為導師要首先經歷醫治,所以接受了兩次深入的禱告服事,神醫治了我因已故父親而來的傷痛。同年在紅磡體育館一次大型的復興聚會中,上帝彷彿向我說話:「你是在尋找我,還是尋找復興?」我當時立刻意識自己走錯了復興之路,上帝要我重視祂多於重視復興,我求復興時仍存在着自己個人的驕傲,我立刻沒有理會其他人的眼光,跪在地上痛哭悔改,求主赦免自己的愚昧。天父關心的是:一個人的生命是否能夠承載祂復興的心意。所以祂只尋找準備好的人,去堵塞教會的破口。


在培訓基層牧者的事情上,我反省到若要推動教會去服侍貧窮人,必須先要讓教會領袖被聖靈充滿。耶穌在路加福音4章18節的宣告是:主的靈用膏膏祂,使祂有能力傳福音給貧窮的人。於是我在基福部開始每月-次的通宵祈禱會,讓神學生操練聖靈充滿的禱告才進入事奉生涯。「我信聖靈」及「禱告復興」等課程都在那時候開展,慢慢地這些課程衍生了「香港禱告中心」及「以利亞植堂使團」,幾年後我們讓幾間所托植的基層教會自立,使團專注於禱告與心靈醫治培訓,成為今天的「以利亞使團」。

因為感到需要擴闊香港教會在禱告及心靈醫治的領域,我邀請多位有生命有恩賜的外國領袖來港帶領營會作密集訓練,也邀請華人教會中有先知禱告和醫治恩賜的牧者來帶領聚會。後來我們開展了很多不同的信徒和教牧培訓課程。上帝對我真好,因為很多我邀請的領袖都有牧者的心腸,因此也一部份補足了我與父親親密關係的缺欠。


上帝知道我一個人的恩賜有限,為使團預備了一群委身且有同一異象的團隊,彼此配搭事奉。雖然團隊一定有很多磨擦衝突,也有人事變動,但我仍然相信團隊的重要。一個領袖的成功與失敗在於他是否能夠領導團隊,渡過不同的難關,包括經濟上的困難及外在誤解的壓力。因為香港教會對聖靈工作的不同理解,使我常被教會領袖標籤為靈恩派、第三波(代表負面的評價!)。那當然不好受,但天父很體諒我的軟弱,常用聖經鼓勵孩子不要放棄。記得有一次祂用加拉太書提醒孩子,我若不是要得神的心,而是去討人的喜歡,便不是基督的僕人了!

我一直認為自己的領袖位份,一半是因自己對復興教會的異象與熱情 (passion)所推動,另一半是環境的推波助瀾。九七前香港教會很多領袖移民或退休,使我這「未夠班」而被迫上位的人,走上帶領之路。神學院畢業一年後當時只有30歲,便要做教會主任;35歲在神學院作培訓導師;40歲成立這個福音機構,當中面對的困難可想而知。但我的強項是單純的信靠上帝,常常拿着一樽清水及一本聖經上山禁食禱告,在那裏尋求神的面及祂的能力。


若要作一個簡單的總結,容許我借用使徒保羅常激勵我的自述:「不過,哪怕是犧牲性命,我也在所不辭,只盼望我能跑完當跑的路程,完成主耶穌交託給我的使命,為上帝充滿恩典的福音做見證。」(‭‭使徒行傳‬20‬:‭24當代聖經譯本‬)‬‬‬

我的呼召是證明神國醫治的福音,所以第一本書也叫做「因為我耶和華是醫治你的」。我相信基督徒一生的果效由心發出,若心靈未經歷更新醫治,我們只能傳一個頭腦、理性,並與感性、靈性脫節,裏外不一致的福音。大衞王這樣祈求:「願我的口中的言語,心裏的意念,在你面前蒙悅納!」(詩19:14)‬‬‬‬‬

今年四月是我應該完全放下使團任何職銜的日子,因為對使團的總幹事所帶領的團隊及董事很有信心,相信他們能帶領使團進入更廣闊的領域中。


「這並不是說我已經得到了或者純全了,我還要竭力追求,或者可以達到基督耶穌要我達到的目標。」(‭‭腓立比書‬ ‭3‬:‭12‬當代聖經譯本)‬‬‬‬‬‬‬‬‬

Comments


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.
bottom of page